溜出来的大视野,唠出来的大格局——姜峰《走过青海》读后
读姜峰的《走过青海》,第一感觉是大气,有大江大河的气势磅礴,有荒漠戈壁的开阔悠远,有直通亘古的历史传说,更有立足发展、放眼未来的国家视野。被大气震撼之后,心中又升起一种熟悉和亲切,这种感觉不完全出于自己与姜峰师出同门的情谊,还与作品传递出的日常滋味有关。高海拔、无人区,作者溜得不急不缓,从容自然;接千载的历史,指未来之大计,姜峰唠得家长里短,轻松幽默。让大气在日常中流露,让日常在大气中升华,这或许就是《走过青海》一书的魅力所在,也是一部优秀的记者手记该有的样子吧。
一、大视野可以用普通人的脚步溜出来
从青海的经济担当西宁、海东,到旅行圣地青海湖,再到巍巍昆仑和人迹罕至的可可西里,最后到两江源头和那里正逐步崛起的新城镇,《走进青海》的六个章节,正是作者六年留下的足迹,腰封上“四进可可西里,六访三江源头”的概括,既是对一位记者的褒奖,也是这部书可读、好看的保障。
《走进青海》各章有一个共同的叙写模式:先在历史的碎片中找到起笔处,然后以类似游客的身份走进街市摹写景色风物,再贯通古今绘制经济发展、地区腾飞的希望,最后重回历史或走进寻常生活,以细腻的笔法进行文化着色。比如第一章“河湟谷地:从这里打开青藏大门”,从鸿门宴和霍去病建制起笔,在西宁、海东的城市发展、百姓生活处展开,最后以金庸笔下慕容复的原型、河湟伽蓝记收束。起承转合之间,叙述者的声音在游客、记者、地区文化学者之间自由切换,这与作者姜峰由外来者,到本地新闻工作者,再到本乡人的身份蜕变形成了类似异质同构的关系,书里书外,浑然一体。
《走过青海》插图:俯瞰西宁,山谷间崛起青藏高原最壮美的城市天际线。
有历史,有现实,有未来;讲风物,讲经济、讲文化,应该说统摄《走进青海》每一章的都是一名优秀记者的大视野,但因为有了叙述声音的变化,在大视野中便汇入了旅行者的赏景与探寻,地方文化学者的趣味与认同。如果说记者采访是拿起纸笔、扛起相机迈大步,那么《走进青海》就在记者的步伐里加入了游客的自由漫步和当地人的闲庭信步。书中的照片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震撼的风景大片和宏观的鸟瞰图之间,穿插着小巧的市井生活照、人物特写,作者偶尔出镜显露出一种自由与纵情,似与身边环境融为一体。先走近,再融入,作者的脚步变换着,不急不缓,不慌不忙,溜溜达达成就的大视野,更丰富,也更有温度,关乎青海,关乎国家,关乎你我。
《走过青海》插图:西宁市民都爱跳锅庄舞,这并非藏族的专利。
二、大格局可以用家常话唠出来
对于多数人来说,青海是陌生而神秘的,戈壁、高原、庙宇、湖泊,美不胜收的景色吸引人的同时也很容易留下刻板印象——那是一片静止的美景,那里与现代、与发展绝缘……因此,讲好青海故事是有难度的,首先要把读者从景色中请出来,然后让他们看到一个动起来的青海,一片随时代律动,在国家发展版图上发挥特殊作用的沃土。这需要写作者的大格局和以小见大的洞察力。
《走进青海》是有格局的,写到了长江、黄河源头的生态治理,写到了青海湖、可可西里的环境保护,写到了贫困村、镇的脱贫攻坚,写到了国家重特大工程的建设,写到了震后玉树的重建……每一条都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或近期主要任务吻合。如果说这体现了作者作为记者的大视野和高素质的话,那么让这些大战略在一个个百姓故事里、在一段段采访的行程中徐徐展开,则体现了姜峰的洞察力和好笔头。
《走过青海》插图:巡守在万里黄河零公里起点的牧民生态管护员。
再大的工程也是为每一个百姓的生活而兴,由一个个乐于付出、敢于牺牲的劳动者而建,姜峰就把镜头对准了那些扎根青海的“每一个”“一个个”。执着于河湟刺绣的陈玉秀,赶上土族姑娘历史最高地位的朱二奴,221基地隐姓埋名的女大学生,青藏铁路的建筑者守护者,青海油田的年轻一代工人,可可西里野牦牛队的新老队员,在现代工厂工作的藏族青年……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诠释着什么叫“平凡而伟大”,《走进青海》也因为这些百姓故事,不再停留在景色、地域层面,实现了走进青海生活,走进时代青海的升华。
《走过青海》插图:柴达木盆地深处的青海油田生产基地,远方那抹青黛就是昆仑山。
采访普通人,就是陪他们唠唠自己,唠着唠着,就唠出了国家工程、发展大计对于每个人的意义,秘境中的青海也随之动起来,有了烟火气。作为记者手记,《走进青海》中作者不仅唠别人,也唠自己。采访途中遇险,高反对身体的伤害,没水没电风餐露宿……这些不易大都被一笔带过,把篇幅留给恶劣环境下同事间的打趣,留给苦中作乐的自嘲。去青海工作因为“喜欢和好玩”,青海是个“小脑袋大身子”,采访归来“西宁简直就是天堂”……或许只有这样唠自己,才能陪青海人唠好他们的生活,壮美景色、浩大工程、国家计划……这些大格局就是作者和一个个普通人站在马路边、坐在草原上、躺在帐篷里唠出来的。
《走过青海》插图:2019年新春走基层期间,作者在全世界海拔最高油井做直播。
三、小调大歌:一本好的记者手记
作者在《走进青海》的自序中说,“记者如今以融合为方向,讲究‘十八般武艺’,本书也力求图文并茂,争取给读者奉上更为丰富、多元、立体的阅读体验”。以我的阅读感受而言,姜峰做到了,只是这丰富、多元、立体不仅表现在图文并茂上,还体现在笔法的多元,语言与主题的张力上。
《走进青海》的笔法是多样的,说历史,举重若轻,信手拈来;谈现实,细处着眼,讲究理据;讲未来,立足当下,注意分寸……笔法变化,既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也为丰富的材料、信息很自然地划出了重点。起兴新颖,有历史趣味,颇有些文化游记的味道;谈到现实则加入很多数字、术语和结论,去掉了游记的随意,报道的意味随之增强;放眼未来,既有热切期待,也蕴含着科学和理性,传递出热血青年手书决心的劲头。都说记者有几支笔,写什么像什么,这次通过《走进青海》我领教了,这应该也是作者姜峰所说的“十八般武艺”之一吧。
《走过青海》插图:作者走进可可西里无人区4.5万平方公里内唯一的人类建筑——卓乃湖保护站。
说《走进青海》笔法多样,并不意味着分散和割裂,因为在形而上的文本之外,多种笔法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就是“小”,即从具体的一人、一事、一地、一景入手,从细处落笔,通过对细节的淘洗打磨传递个体细腻的情思感受。如果用音乐作比,那就是小调吧。但《走进青海》又偏偏是一首大歌,它与大江大河千里戈壁对话,与青海这片土地上千年前的古人对话,与茫茫高原、戈壁上建国以来的一代代工作者对话,与国家的大工程、大计划对话,与青海的未来对话……以小调演绎大歌,满满的文本张力。这不仅是字里行间的审美效果,还是对心有国家大计,身在百姓中间的一种践行和诠释。
走进青海,用寻常脚步溜出大视野;小调大歌,以家常语言唠出大格局。
金鑫: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写作学会理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beat365app登录入口_365bet不能提现_365bet在线网投网”或“中国beat365app登录入口_365bet不能提现_365bet在线网投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beat365app登录入口_365bet不能提现_365bet在线网投网和署着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读《走过青海》 识万里高原
对于远在近两千公里之遥的青海,虽然早已心而往之,却无机缘前去。近日,偶得姜峰所着《走过青海》一书,真是开卷有益,不禁深陷其中,恍然间如身临其境,神游了那片神秘的土地。[详细] -
对高原文明和自然万物的一次深情注视——姜峰《走过青海》印象
beat365app登录入口_365bet不能提现_365bet在线网投
翻越青海的群山,站在白雪皑皑的峰顶,或者穿越草原,来到梦境般的城市和乡村,每次,人们必然会看见壮观的冬野,盛大的春日,绚烂的成熟,深沉的果实。[详细] -
杨志军《雪山大地》:展现青藏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
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杨志军长篇小说《雪山大地》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