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原文明和自然万物的一次深情注视——姜峰《走过青海》印象
《走过青海》书影
翻越青海的群山,站在白雪皑皑的峰顶,或者穿越草原,来到梦境般的城市和乡村,每次,人们必然会看见壮观的冬野,盛大的春日,绚烂的成熟,深沉的果实。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青海各族人民用劳动营造的壮丽风景,无论是谁,都会慨叹自然造就的大气磅礴,都会领略劳动光辉的伟大结晶。
漫漫岁月流逝,滚滚江河东流,凭借资源的优势和青海人民坚苦卓绝的劳动创造,这片土地已不再沉寂,也不再遥远。“青海”被当作“青岛”或者“青海在哪里?”“青海是什么?”的时代也一去不返了。每当我们置身这神话般的崛起,每当我们眺望青海大地的万家灯火,总是怀多而感激,禁不住想要追寻生活、守望、奔波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心迹与足印,禁不住想要靠近和探求他们的心灵与追求。
《走过青海》成书
《走过青海》就是追寻和跋涉的结果。这部用行动书写的大书,不仅仅告诉我们青海在祖国版图上的确切位置,也告诉我们青海在生活和精神经纬中的位置。姜峰是有着严肃文化使命感的人,他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者和寻找者,而是体验者和传达者,体验的是每个主人公在青海家园不同的人生际遇和感慨,传达的是在高原的大地形貌、风力及人心中形成的精神魅力和人生信念。
同时,这本书贯穿始终的精神气质,厚重绵长,饱含深情,仿佛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青海之书”。这部用普通人一个又一个生命细节和心路历程写成的“青海之书”告诉我们,青海的雄奇和诗性不仅仅是自然的赐予,它的气质和灵魂更来自于那些行进在群山之下、江河之上的人们日夜不息的劳动和创造,来自于往来于茫茫草原、风雨乡村的人们矢志不渝的守望与坚持。他们才是构成青海版图的脊梁和精神依据。在新时代的万点星光中,《走过青海》中的每一位主人公才是最明亮、最温暖、最耀眼的部分。关于他们的细节和故事,才是构成当代高原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序曲,是独唱,因为这劲捷洪亮的旋律,因为这真挚热烈的表达,我们有信心听到来自这片逐渐隆起的土地上更加深远的合唱。
《走过青海》插图:青海玉树藏族群众身着盛装在结古大道上“T台走秀”。
《走过青海》内容由大板块、大山脉、大河流、大轮廓、大走向构成。围绕这些大线索的是平凡支流和普通人生,琐碎生活和缕缕炊烟。譬如在《河湟谷地:从这里打开青藏大门》一章中,俯瞰式扫描河湟谷地之后,姜峰迅速收拢翅膀,回到西宁街头的人间烟火:“河湟谷地实在堪称大融合:从古代屯田到此的中原兵勇,到由中亚撒玛尔罕迁来的撒拉族先民,再到族源至今众说纷纭的土族同胞,乃至听从祖国召唤,无私支援青海建设的先驱者们……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这里的汉族人也变得爱唱爱跳。晚上,走在西宁的街头,有条锅庄的,有唱花儿的,有扭秧歌的,有吼秦腔的,好不热闹。(P9)”在西宁老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姜峰感慨:“这里的人坚持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节奏,也有几十年相处下来的熟络,乐于把时间花在鸡毛蒜皮的琐事上,怡然自得地躺在时代的潮尾。就连老城区里的老街巷,名字听上去也更有味道些……(P21)”
《走过青海》插图:水井巷市场旁的街牌,能读出西宁老城的渊薮。
作者依据时间箭头画了一条粗线,让文学人物和历史人物穿行于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立足当下青海社会文化的丰富现实,勾勒了一段又一段隐秘于时间烟云的历史轮廓。从街头尽情舞蹈的一曲锅庄中,亦能体察青海大地各民族多元文化的成因、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基础,前后呼应,顺理成章。每个篇章,甚至每个小节都有令人意外的结构。关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吐谷浑前世今生的叙事中,姜峰切入方式独特,叙事简洁生动,令人过目不望。姜峰的重点不在古代慕容鲜卑那段持续百余年的生与死的抉择、灵与肉的磨难以及离奇曲折的故事,而是文学的慕容复和历史的慕容复令人惊异的相遇。作为普通读者,作为历史坟堆之外的过路人,他讲的故事刚刚好,我只想了解这么多。故事让我放慢脚步,停留一刻,我听懂了,会心一笑,然后继续赶路。
《走过青海》插图: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的“九层妖塔”。
姜峰是一位暂居河湟的外乡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外省人”。多年来,有许多外省人书写过为数不少的关于青海题材的文字,写作勇气可嘉,但耐读和令人信服的不多。姜峰是一位记者,在他的行走和写作中,职业优势显而易见。但他的作品的价值和美主要是由心灵和品味带来的。我们在这部作品中,首先看到的是他的胆识和心性,和由这种胆识与心性带来的单纯与正派。通过他的叙述,我们获得了一种现实,一种几乎不可能拥有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他们中间正在生活的人们。
第三章《亘古隔壁:在绝地触摸人类丰碑》中有一小节“英雄岭的日与夜”,其中有一组人物素描:油三代任磊、采油工孔雯雯和她的丈夫、90后技术员任世君和他的爱人以及三位李海燕。寥寥数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者不仅关注过轰轰烈烈、赴汤蹈火的人物和事件,也关注着默默无闻、甘于平凡的人生和事业。今天我们由衷赞叹的不仅是作者的作品,还有作者和他的众多人物一起投向英雄岭深处的目光。“没有谁生来是要经历苦难的,但对油田子弟来说,旁人鲜有体验过的艰苦恰恰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他们在精神与心理上的钙质,他们对生活和幸福的理解,自然比旁人来得更厚实,也更简单(P152)” 任何光明和温暖都来之不易,其中包含着无数人的坚持和奉献,甚至牺牲。英雄岭的故事,让我们对生活和幸福的内涵有了更加宽广的理解。“该告辞了,我走出值班室,只见门楣上贴着“新春大吉”的红纸。不经意间仰头,蓦然发现,英雄岭的上空繁星满天、银河灿烂,甚至能辨得出颜色——我在青海见过很多次星空,但从未见过如此震撼的星汉(P155)”
《走过青海》插图:巨岩交错、万壑纵横的英雄岭。
在传统文化中,青藏高原不是一般的地理概念,尤其是巨峰群立的区域,被命名为“神圣雪域”。世居高原的各族人民通过想象、语言、神话及象征符号将地理上的高原解释为“人类学的高原”,使之成为神圣化的精神家园。姜峰这部着作的相当篇章都是“神圣生敬畏,敬畏生珍爱”的文字。作者在现代语境下,以三江源为切片,通过典籍、传说、现实等多层次叙述,深入挖掘民族悠久历史文化,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高原文明和自然万物的一次深情注视,强调了这块神圣宝地的文化内涵,再一次重申,青藏高原不是纯粹的自然界, 而是文化的自然界,是自然造化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体,是二者相互依存的完美典范。
同时,作者通过三江源地区当下生活的一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传达了他们的生活目标与理想,使这片众神行走的高地感性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显得更加温暖和亲切。这些篇章不再拘泥于对高原神圣化的确认和强调,主要意旨还在于唤醒、警示当代的人们,珍爱这片土地,保护这片土地,使她真正成为人类共同的自然和精神净土。姜峰常年行走在路途,常年浸淫于书写,他受惠于这行走和书写,行文流畅,抒情和叙事浑然一体,文本构架宏伟、视野开阔,注重自然情怀和人文精神的融会贯通。
《走过青海》插图:黄河源头鄂陵湖碧波浩渺。
他关于生态的观察和思考,集中在第四、五、六章。在《可可西里:走过世界最远的距离》中,作者追忆了西部工委往事,怀念了已牺牲多年的杰桑·索南达杰烈士。沿着索南达杰和他的后人留下的路标,从海拔4479米开始,作者与他的同事跟随巡山队,挺进无人区,一直到达可可西里腹部唯一一座季节性保护站所在的卓乃湖。一路上是泥潭、陷落、越陷越深的历程,也是高反、困累、不断被巡山队救援的过程。闯出无人区时,单程140公里,跋涉17个小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巡山队竟然有过500多次这样的行程。这段历程,作者与巡山队老布、郭雪虎始终“共时”,所以,文字在“叙述”之外,产生了另外的力量,这就是“职业力量”,与故事中前赴后继的巡山队员体现的职业力量等价同值。
《走过青海》插图:可可西里巡山队员在无人区行进途中。
一条壮美、孤独的公路将远古与当代、荒蛮与文明、物质与愿望、留守与开拓紧紧缝合在一起。《走过青海》在再现这种壮美与孤独的同时,用朴实和诚挚的笔触深入到留守者与开拓者的心灵,由此,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奉献之美、牺牲之美、启迪之美。博尔赫斯在他的小说《门槛旁边的人》中说:“谁都知道,每一代都有四个正直的人,秘密地支撑着天宇,并在神面前证明了自己当之无愧”,他还说:“但是人海茫茫,湮没无闻,相见不一定相识,何况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身负秘密使命呢?”《走过青海》就是为这些人海茫茫,湮没无闻的人立传的作品。
《走过青海》插图:可可西里的年轻一代保护者。
除了青海人民热爱和敬仰的“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还有50年前,一位来自山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陶振华,在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技术的情况下,“他走访游说了果洛雪山乡900多户人家,在他的鼓舞下,有四十多名身强体壮的牧民放下了牧鞭、丢下了牲畜、拿起了铁锹,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修路生涯。(P294)”这段几乎隐没于时光的故事,被作者钩沉、打捞,当这段往事在书中再现时,令人荡气回肠,心潮澎湃。
《走过青海》插图:阿尼玛卿之下的雪山乡如今已通了高速公路。
任何时代,都要有人——正直和有信仰的人来支撑。人类的时间和空间主要由他们创造的物质和他们的精神所构成。人们在创造这个时代巨大的物质财富时,必定受精神的启迪,信念的激励和理想的鼓舞。或者,当一条举世无双的钢铁大道横贯于古老寂静的高原上时,它首先是受某种精神的导引和昭示,同时也印证了这种精神的此在性。今天,当我们回想在青海大地上先后生成的每条大道时,回想那些如同道路两旁的道碴石或里程碑一样普通的修路人或守护者时,首先想起的就是秘密支撑天宇的、在茫茫人海中湮没无闻的这些人。
我以为,这个星球的任何地方,都要由人来认识、领导和建设,只有人的参与和认同,才能促使它们真正意义上的诞生。雪山乡到州上的公路开通了。青藏公路开通了,青藏铁路开通了,它使我们对人类的力量和创造产生前所未有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庄严地行进在高原上的每一列车,不仅搅动了停滞不前、而且确定了进一步拓展的方向,对于千年寂静的高原来说,这是一个启蒙和召唤,因为它最终必须汇入人类先进文明的恢弘合唱。
《走过青海》插图:年保玉则的倒影。
我们还可以概括出这些道路更为重要的意义,这些道路也会沿着时间的方向为自身的价值所在提供更多的佐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必定会淡漠那些修路的人,他们的姓氏,他们的表情,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幸福和痛苦,他们的理想和追求。我们需要文字来纪录这一切,还原这一切,尤其是还原精神的部分。我们既要修一条路,造福于当代,还要造就一种精神,传承给未来。这也是《走进青海》一书重要的价值。
在姜峰眼中,青海已然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在他看来,故乡是随着一个人的行走,其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的所在,故乡也是一位作家写作永远的母题,几乎所有的写作都是从故乡出发的。《走过青海》就是姜峰关于他工作生活多年的青海的一部赞美诗。也是基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文学实践与文学创作,写作过程和文本呈现,体现了作者对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践行和展示。
《走过青海》插图:作者在昆仑山和长江源的边上。
作品对河湟谷地、环湖地区、三江源头以及上游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以及地理、物候等进行了全景式描写,全面、生动地勾勒了青海的历史人文、大地形貌、河流走向和当代求索,是一部有历史纵深感和现场感、有血有肉的“青海报告”。作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以“人”见“事”,以小见大,在时光交织和层层递进中,捕捉和发掘了蕴藏在每个人物内心的坚韧和坚持。作品立意高远,站位准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篇体现出作者较强的重大题材驾驭能力和文学表现手法,是一部有高度、有深度、有故事、有力量的作品。作为一名有40余年居住史的老青海人,特向姜峰先生致敬。
2023年3月15日,于西宁胜利路89号
马海轶:企业职员,当代诗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有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发表在《诗刊》《文艺报》等国内外汉语文学报刊,作品入选百余种文学选集和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中华长歌行》。主要作品有诗集《秘密的季节》《公交站遇见豹子》、散文集《西北偏北的海拔》、文学评论集《旁观》。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beat365app登录入口_365bet不能提现_365bet在线网投网”或“中国beat365app登录入口_365bet不能提现_365bet在线网投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beat365app登录入口_365bet不能提现_365bet在线网投网和署着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读《走过青海》 识万里高原
对于远在近两千公里之遥的青海,虽然早已心而往之,却无机缘前去。近日,偶得姜峰所着《走过青海》一书,真是开卷有益,不禁深陷其中,恍然间如身临其境,神游了那片神秘的土地。[详细] -
溜出来的大视野,唠出来的大格局——姜峰《走过青海》读后
读姜峰的《走过青海》,第一感觉是大气,有大江大河的气势磅礴,有荒漠戈壁的开阔悠远,有直通亘古的历史传说,更有立足发展、放眼未来的国家视野。[详细] -
杨志军《雪山大地》:展现青藏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
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杨志军长篇小说《雪山大地》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详细]